耶律大石在西域立国的消息,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帝国高层激起几圈涟漪后,便迅速被另一件更具颠覆性的事件所掩盖——这场变革并非发生在遥远的边疆,而是在汴梁城西,那片已被划为绝对禁区的“格物院”内。
自那夜晁盖将“初级工业革命知识包”赐下,已过去数月。格物院深处,一座新建成的高大工棚内,气氛紧张得几乎能拧出水来。
鲁妙子、凌振、汤隆这三位帝国工匠界的泰斗,以及他们挑选出的数十名顶尖大匠,数月来不眠不休,几乎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工棚中央那尊庞然大物之上。
这便是依据陛下所赐“天书”中的核心图纸,经过无数次计算、修改、试制失败后,终于组装完成的首台实用型瓦特式分离冷凝蒸汽机。
它高达一丈有余,主体由最好的精铁铸造而成,结构复杂而精密,巨大的飞轮、滑动的活塞、错综复杂的连杆与气阀,在工棚顶窗透下的天光中,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。
虽然外观还略显粗糙,带着手工锻造的痕迹,但每一个部件都凝聚着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艺与智慧。
鲁妙子须发皆白,眼窝深陷,但一双眸子却亮得吓人,紧紧盯着蒸汽机的每一个细节,手中捏着一把卡尺,不时上前进行最后的微调。
凌振则带着几个徒弟,反复检查着锅炉的密封性和压力表,这位火器专家对“压力”的概念理解最为深刻。
汤隆则领着金大坚等一干铁匠,叮叮当当地紧固着最后一颗螺栓,确保结构万无一失。
“院正,各处检查完毕,皆已就位!”凌振抹了把额头的汗,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汇报。
汤隆也直起腰,重重吐出一口浊气:“鲁大师,俺这边也好了,保证一个螺丝都不会松!”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鲁妙子身上。
这位天下第一巧匠,此刻仿佛年轻了二十岁,他深吸一口气,环视周围一张张充满期待与紧张的面孔,沉声道:“诸位,数月心血,成败在此一举!点火!”
命令下达,一名工匠用颤抖的手,将火把伸向了早已填满优质石炭的锅炉炉膛。
“轰——”
火焰腾起,贪婪地舔舐着炉壁。工棚内鸦雀无声,只剩下煤炭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锅炉内的水开始升温,压力表的指针缓缓抬起。
鲁妙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压力表,心中默算着时间。凌振侧耳倾听着锅炉内部水流与气泡的声音。汤隆则死死盯着那些巨大的连杆和飞轮,仿佛担心它们下一刻就会散架。
压力,在持续升高……达到了临界点!
“开阀!”鲁妙子一声低喝。
操作气阀的工匠奋力扳动沉重的黄铜阀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