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山泊聚义厅内定下的宏大战略与惊天口号,虽要求严守机密,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。
更何况,梁山欲成大事,本身也需要让一定的理念在底层百姓和同情者中悄然传播,以争取人心。
戴宗麾下的“神行太保”系统与朱贵旗下四山酒店构建的情报网络,在向外渗透、收集信息的同时,也不可避免地会将一些梁山的“新气象”带入江湖。
不过月余,一些歌谣、谶语便开始在山东、河北等地悄然流传:“梁山泊,义气长,替天行道为哪般?不为金银不为王,只为百姓粮满仓!
”“赵家官,似虎狼,梁山好汉来相帮,他日重开新日月,天下人人喜洋洋!”这些话语朴拙,却直指人心,在饱受赋税徭役之苦的民间引起了隐隐的共鸣。
与此同时,一些被梁山精准打击过的贪官污吏、地方豪强,在惊魂未定之余,也隐约感觉到梁山此次行动与以往劫富济贫有所不同,似乎带有更强烈的政治目的。
其中有人为求自保或邀功,便将此异常情况连同民间流言,一并密报于上级州府。
消息如同涓涓细流,最终汇入了东京汴梁这座帝国的权力中枢。
这一日,紫宸殿内,宋徽宗赵佶端坐龙椅之上,正与群臣商议花石纲北运及艮岳园林修建事宜。殿内香炉袅袅,一派祥和。
突然,御史台一位负责风闻奏事的御史出列,神色凝重地呈上数份来自山东、河北路的密报,称梁山泊贼寇近来活动异常,恐有更大图谋。
起初,徽宗并未十分在意,梁山贼寇虽屡败官军,在他眼中终究是疥癣之疾。
然而,当宰相蔡京将密报中提及的流言内容简要陈述后,特别是“推翻赵宋”、“创立新朝”、“天下百姓衣食无忧”等字眼清晰地回荡在庄严的紫宸殿时,整个朝堂瞬间鸦雀无声,随即如同炸开了锅一般!
太师蔡京率先出列,声音尖利而充满愤怒:“陛下!此乃大逆不道!梁山贼寇,往日不过打家劫舍之流,今竟敢公然宣扬反纲常、逆天命之悖论!其心可诛,其罪滔天!
若不立即以雷霆万钧之势剿灭,恐天下效仿,国将不国!”他力主立即调集西军精锐,会同周边数路兵马,由重臣统帅,限期踏平梁山泊。
枢密使童贯则持不同意见,他更关心边境安危:“陛下,蔡相所言虽有理,然如今西、北两边防务吃紧,辽国、西夏虎视眈眈。西军乃国之干城,不可轻动。
梁山泊虽口出狂言,然其依据险要水泊,易守难攻。前几次征剿失利,皆因轻敌冒进。
依臣之见,当以围困为主,断其粮道,待其自乱,同时可派精干细作潜入,分化离间,或许可收奇效
。”他担心大规模调兵会影响他对西北边事的掌控和筹划。
高俅作为殿帅府太尉,掌管京城禁军,此前多次征剿梁山失利,让其脸上无光。此刻他急于挽回颜面,出列奏道:“童枢密未免长他人志气!
梁山贼寇,不过一群草莽,偶得一二亡命之徒,岂能与我堂堂王师抗衡?前番失利,乃是将帅不力所致。臣愿亲提一支精兵,定将晁盖等首级献于阙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