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3月24日,纽约,锚点影业总部顶层
落地窗外,哈德逊河在初春的晨光中流淌着冰冷的碎金。
汪言站在巨幅落地窗前,深灰色羊绒西装勾勒出挺拔的轮廓,指尖无意识摩挲着IBMThinkPadT40冰凉的金属外壳。
屏幕上,三份加密文件如同三枚蓄势待发的棋子,静静躺在名为“东方战略”的加密文件夹里。
棋子一:腾讯围猎·南非报业的咽喉
文件标题:纳普斯行动:最终执行方案。汪言的目光扫过关键段落:
目标:南非报业集团(Naspers)持有的腾讯控股(TencentHoldings)股份。
现状:Naspers通过MIH集团持有腾讯26.5%股权,为最大外部股东。创始人团队(马化腾等)持股46.3%,控制权稳固。
障碍:Naspers亚洲区总裁科斯·贝克(KoosBekker)态度强硬,视腾讯为未来十年核心增长引擎,拒绝出售。
策略:
“斩首”行动:已通过离岸渠道,以“非洲基础设施开发基金”名义,溢价35%收购Naspers集团3.2%股权(成为其第九大股东)。
以此身份,获得在股东大会上质询贝克战略的合法席位。
“离间”计划:利用Naspers集团内部对贝克“重腾讯轻本土”战略的不满(由锚点安插的商业情报员“鼹鼠B”持续煽动),联合三位有影响力的南非本土股东,在即将召开的约翰内斯堡董事会上,发起对贝克亚洲策略的“不信任动议”。
“糖衣”报价:对Naspers持有的腾讯股份,锚点开出每股1.15美元的最终报价(较市场溢价50%),但仅限其持有的5.4%份额(使锚点总持股达33%)。
同时承诺:锚点仅作为财务投资者,不谋求董事会席位,不干预腾讯日常运营,仅派驻一名财务总监监督分红。
若Naspers拒绝,锚点将联合创始团队,在下次股东大会上推动限制大股东投票权的章程修订。预期结果:72小时内,贝克将面临内外夹击。
接受报价套现部分股权以平息内部矛盾,为最优解。
汪言合上笔记本,指尖在光滑的胡桃木桌面上敲击出沉稳的节奏。搞定南非人,腾讯这艘未来的互联网航母,其33%的“黄金甲板”就将牢牢焊上锚点的烙印。
这笔投资,将是未来撬动整个东方数字帝国的支点。
棋子二:光影宝库·五十年的时光胶囊第二份文件:《文化遗产收购:进度报告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