濠镜澳,圣保禄教堂密室,空气潮湿,气氛凝重!
几口厚重的樟木箱敞开着,里面并非寻常的金银珠宝,而是堆叠如山的线装古籍!
空气中弥漫着旧纸、墨香以及一股淡淡的防虫药草气味。
耶稣会澳门教区的陆若汉神父神情如神石般沉重,他小心翼翼地戴着白绢手套,轻抚一部《永乐大典》的残本,动作虔诚,犹如触摸圣物,口中念念有词:“因父,及子,及圣神之名,阿们!
然而,他眼底燃烧的却是与这虔诚姿态截然相反的焦灼与不安。
旁边,几位协助整理的大明籍教徒和一名年轻的葡萄牙教士都屏息静气,不敢打扰。
“《授时历》的全帙……宋刻《十三经注疏》……还有这些医典、兵书、农书……”
【陆若汉】低声喃喃,每报出一个名字,心弦便紧绷一分。
“这些都是照亮愚昧世界的火种,是主的智慧在东方结出的奇异果实……绝不能有失。”
这些典籍,是无数耶稣会士、商人乃至冒险家,耗费数十年光阴,通过种种或明或暗的渠道,从这个东方帝国的腹地一点点收集、转运而来的。
其中一些珍本,甚至可能已是孤本。
它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,更被某些罗马教会的高层和欧洲的学者视为珍宝、甚至未来可彻底叩开这个庞大帝国国门的钥匙。
将其运回欧洲,是教会内部一项极为隐秘且优先级极高的长期计划。
原本一切都在低调中进行,凭借澳门作为中西交汇点的独特地位,依托于繁忙的海上贸易,这些"文化交流"得以零星而持续地进行
但就在数日前,从北京传来的联络突然彻底中断!
几乎同时,广州、乃至更远处的江南地区,也隐约传来风声,似乎大明的官府正在暗中调查教会和书籍流失的情况。
一种大难临头的不祥预感瞬间席卷全身。
他当机立断,在胸前划了个十字,下令道:
“愿主庇佑,立刻启动应急方案!将这些智慧的瑰宝尽快集中,做好万全准备,我们必须尽快让它们驶向安全的港湾!”
然而,更大的恐惧紧随而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