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浩的手指从抽屉边缘滑开,空盒已归位。暗房里的红光依旧低垂,像一层薄雾罩在铁皮柜上。他没动,目光落在柜面那本日志的封皮上,田凯两个字还印在视线里。
“你还在看那个?”沈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脚步停在门口,“技术队马上要封现场了。”
“再一分钟。”丁浩低声说,重新拉开抽屉,取出登记册。
纸张发脆,边角卷起,他翻到田凯那条记录——【4月3日,莱卡M3,客户田凯,快门组件更换申请已受理,待备件到货】。
最后一行字迹略重:**更换莱卡快门,备注:避开编号**。
下面画着一个符号:圆圈中央一点,十字线贯穿。
他指尖贴住纸面,玉片微震。不是情绪残留,而是一种持续的牵引感,集中在那个符号上。他将册子轻轻压在胸前,闭眼凝神。
一瞬间,画面浮现——郑同德坐在工作台前,手握钢笔,在写下“避开编号”时顿了一下,笔尖压深,仿佛怕被人忽略。
接着是田凯的脸,模糊不清,但语气急促:“别记序列号,也别扫底片,只换快门。”
丁浩睁眼,呼吸未乱。他知道这不是记忆回放,而是执念附着于文字所留下的痕迹。
“怎么了?”沈墨走近。
“这‘避开编号’,不是随口写的。”丁浩指着那行字,“他说‘避开’,说明他知道有编号存在,却要求跳过登记流程。
而且这个符号……”他用指甲轻点光斑图案,“像是某种标记。”
沈墨俯身细看,“像老相机的取景框?”
“更像对焦屏上的亮斑。”丁浩合上册子,“如果编号指的是快门出厂序列或底片批次,那他刻意绕开,就是在隐藏某次拍摄的来源。”
沈墨沉默片刻,掏出手机拨通市局,“调一下田凯申报摄影展的所有备案材料,重点查行程和设备清单。”
等待回复的间隙,他靠在墙边,“你是说,他送修相机,其实是为了让老郑帮他抹掉一张照片的痕迹?”
“不止是抹掉。”丁浩看着铁皮柜,“他是想确保没人知道那张照片曾经存在过。”
对讲机响了。沈墨接起,听了几秒,眉头渐紧。
“田凯申报的抵达时间是案发前一天傍晚六点,入住合作酒店。”他收起对讲机,“可机场那边确认,当天最早航班落地是八点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