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城外的黄土高原,四月的风还裹着寒意。
    赵烈率三千背嵬军抵达宋军大营时,潘美正站在沙盘前皱眉——沙盘上用青泥堆出的晋阳城,被三道黑色防线环绕,最外侧的忻州防线插着契丹的狼头旗,中间的石岭关防线标注着“杨业部”,内侧的太原城则密密麻麻插满了小旗,代表北汉的守军。
    “赵参谋,你可算来了!
    ”潘美上前握住他的手,指着眼沙盘上的石岭关,“杨业这老狐狸,在石岭关设了‘三重瓮城’,外侧埋尖木、中间灌火油、内侧架床弩,咱们的先锋攻了三次,折损了五千多弟兄,连关墙都没摸到!
    赵烈俯身看着沙盘,指尖拂过石岭关的地形——此处两侧是悬崖,中间只有一条窄道,正是《武经总要》残卷里“死地设险”的典型地形。
    他从怀里掏出残卷,翻到“破瓮城篇”,上面用朱砂批注着“火攻其油,土填其壕,地道绕其后”的战术:“潘将军,杨业的瓮城虽险,却有两个破绽——一是火油需人力运送,咱们可派小队袭扰他的粮道;二是关墙后侧的悬崖虽陡,却能挖地道直通关内,只要突破后侧,瓮城就成了摆设。
    话音刚落,营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。斥候翻身下马,脸色惨白:“将军!不好了!杨业率五千骑兵,绕到咱们的粮草营,烧了咱们一半的粟米,还劫走了运粮的民夫!”
    “好个杨业!”潘美气得砸碎了茶杯,“我就说他不会只守不攻,没想到这么狠!”
    赵烈却冷静下来,盯着沙盘上的粮草营位置——此处位于宋军大营西侧的河谷,地势低洼,确实容易遭袭。“潘将军,这是杨业的调虎离山计!
    他烧咱们的粮草,是想让咱们分兵去护粮,然后趁机偷袭大营!咱们不能上当,反而要将计就计。”
    他让人叫来将领曹翰,低声吩咐:“你率一万大军,假装去护粮,故意走漏消息,引诱杨业来袭;我率五千背嵬军,埋伏在河谷两侧的山坡上,等杨业进入埋伏圈,就用火攻和床弩夹击!
    曹翰领命而去。赵烈则带着陈三和背嵬军,连夜在河谷两侧布置——士兵们将火油桶埋在草丛里,床弩对准河谷中央,还在地上撒了一层干燥的艾草,只等杨业上钩。
    第二日清晨,杨业果然率骑兵来袭。他穿着黑色铠甲,手持长枪,一马当先冲进河谷,见曹翰的大军“慌乱逃窜”,嘴角露出冷笑:“宋贼果然中计!给我追!
    拿下宋军大营,活捉潘美!”
    可刚追到河谷中央,两侧山坡突然传来喊杀声。赵烈一声令下,火油桶被点燃,艾草瞬间燃起熊熊大火,浓烟滚滚,将杨业的骑兵困在河谷里。
    床弩同时发射,弩箭穿透骑兵的重甲,战马受惊嘶鸣,乱作一团。
    “杨业!你已陷入重围,还不投降!”赵烈策马冲出,“护唐”剑指着杨业的胸口。杨业却毫不畏惧,长枪横扫,挑飞迎面而来的宋军士兵:“我乃北汉大将,宁死不降!
    想拿下石岭关,先过我这关!”
    两人缠斗在一起。杨业的长枪刚猛有力,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,赵烈靠着《武经总要》残卷里的“闪避术”,勉强躲过,却也被震得手臂发麻。
    几十个回合后,赵烈发现杨业的战马左腿有伤——想必是之前突袭粮草营时被流箭所伤,他立刻对准马腿,一剑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