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都的死寂只维持了短短一瞬,便被更深沉的暗流所取代。
那秩序井然的崩塌之声,如同一颗投入死水的巨石,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了截然不同的涟漪。
王都乐府之内,灯火通明,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。
乐正李怀安双目赤红,死死盯着面前那张由三十三片碎瓦声波转化而成的图谱。
冰冷的玄铁音叉与精密的琉璃测音仪彻夜未停,最终将那非人间的韵律,定格在了这张薄薄的桑皮纸上。
图谱上的波形,尖锐、压抑,却在绝望的峰谷间,透着一股不屈的序列之美。
他身边的副官声音发颤:“大人,这……这简直闻所未闻,非金非石,非丝非竹,倒像是……像是人的骨头在相互撞击。”
李怀安没有理会他,只是颤抖着从秘阁最深处的尘封卷宗中,取出一册编号“天枢·甲柒”的绝密档案。
档案的封皮早已脆黄,上面用朱砂批着两个字:焚毁。
他缓缓展开,里面只有一页残篇,记录着三百年前那位惊才绝艳、却因直言进谏而被处以火刑的女史官。
卷宗上,用小楷记录了她临终前吟诵的曲谱,名为《民怨十三折》。
当李怀安将两张图谱重叠在一起时,在场的所有乐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那三十三声裂响构成的波形,竟与《民怨十三折》的曲谱,严丝合缝,分毫不差!
仿佛三百年前那个被烈焰吞噬的灵魂,借着太庙的铜铃与琉璃瓦,将她最后的呐喊,再一次清晰地回荡在王都上空。
“不是鬼魂……”李怀安喃喃自语,眼中涌动着恐惧与一丝难言的激动,“是记忆……是这片土地的记忆,回来了。”
他迅速下令,将测音结果列为最高机密,原件封存上报。
但在无人注意的角落,他用特制的药水,将图谱拓印了一份副本。
在将副本藏入袖中时,他的指尖在那繁复的波形图角落下,无声地划过一行极小的字迹,轻如叹息:“吾女今年六岁,亦喜涂鸦。”
当晚,一管新削的竹哨,被他小心翼翼地插在了女儿房间的窗台上,哨口正对着沉睡的王都。
与此同时,紫禁城深处,永宁宫的烛火摇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