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官家息怒!臣…臣也是忧心国事,一时失察…”刘清源扑通跪倒,语无伦次。

    “失察?”仁宗冷笑,“朕看你是别有用心!来人!”他看向江屿“三司使!”

    “臣在!”

    “朕命你全权督办此案!以你所查证据为根基,由刑部、大理寺、御史台(指派非刘清源一派的御史)协同!皇城司全程监管,凡涉案官吏、商贾,无论牵涉何人,一律严查到底!

    刘清源等人,风闻不实,扰乱朝议,着即停职,听候发落!待此案查明,若有勾结,一并论处!”

    江屿心中暗道:“合着你拿我当枪使贯了,你也没和我提前说这事啊。”

    赵祯见江屿还没有接旨,无语道:“三司使,可还有疑问?”

    “臣,领旨!

    ”江屿的声音斩钉截铁,躬身接旨,动作沉稳,不见丝毫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慌乱,唯有紫袍下隐隐透出的锐气,让殿中群臣,尤其是那些方才还气势汹汹的刘清源同党,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。

    赵祯看着江屿挺拔的身影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。他要的就是这把锋利的刀,这把能在淤泥中劈开生路、又能精准剜去毒疮的刀。

    至于江屿心中那点被当枪使的腹诽?帝王心术,本就是将臣子置于最适合的位置,发挥最大的效用。江屿的能力与担当,值得这份重用,或者说,这份利用。

    江屿直起身,目光如寒潭深水,平静地扫过那些面如死灰、冷汗涔涔的对手。

    江屿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快意,只有一片冰凉的洞明。他并不怪这些人弹劾,官场倾轧,你死我活,自古皆然。成王败寇,愿赌服输罢了。

    真正让他心中燃起怒焰的,是这些人选择的时机和卑劣的手段!国家危难之际,黄河洪涛未退,灾民哀鸿遍野。西北烽烟将起,将士枕戈待旦!

    国库每一分钱粮,都关乎万千黎庶性命,关乎社稷边防安危!

    而这些人,为了一己私利,为了扳倒他江屿,竟不惜在此时兴风作浪,用“风闻”构陷!他们不是想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他们是宁愿把这只已经漏水的破桶彻底砸个稀巴烂,也要把持桶的人拉下马,至于桶破之后洪水滔天,百姓死活,何曾入过他们的眼?

    既然你们不义那就别怪我江屿不仁了,我江屿手中的剑也未尝不利!

    朝堂之上,不明白真相的群臣,无人再敢小觑这位年轻重臣的铁腕与心机。高燃的逆转,不仅在于当众打脸,更在于展现其深谋远虑、隐忍后发、一击必杀的官场智慧与绝对掌控力。

    旨意一出,整个汴京官场为之震动!